信息公開 書記信箱 校長信箱 監督舉報 >信息門戶(校內)
X
歡迎光臨南寧師范大學!

本欄熱門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術活動 > 正文

學術活動

研課沙龍,助力創新——南寧師范大學教學沙龍第2期順利開展

文章來源:教育評價與教師發展中心 作者:張瑛瑛 校對:何怡平 審核:張勝前、黃堯 終審: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5年03月27日 點擊數:
圖片 校對 何怡平
審核 張勝前、黃堯 終審 宣傳部

為了助力教師打磨參賽作品,提升教學創新能力,3月25日下午,教育評價與教師發展中心在明秀校區舉辦了第2期教學沙龍,主題為“第五屆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備賽課例磨課研課”。參與沙龍的教師包括6名教創賽參賽選手、點評嘉賓以及旁聽教師。本期教學沙龍分別在文星樓507、508教室分組同步進行。

在第一組說課環節中,化學與材料學院諶文強老師別具匠心,將抽象的化學分子具象化演繹,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巧妙融合學科知識與生活實例,讓化學課堂充滿趣味與活力。音樂與舞蹈學院李貝貝老師在中國古典舞課程教學中積極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采用創設真實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拋錨式教學法及數字教學平臺、人工智能軟件等數字化手段,為學生創設“數字探創”教學環境,創新“三階四環”教學模式。外國語學院龐奔奔老師聚焦“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實踐的真實問題,整合“校—企—行—政—事—社”多方資源,開展“跨境聯合”人才培養,將產業難題融入課堂,鍛煉學生思考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實施模塊化彈性教學,建立多元反饋機制,推動課程創新改革。

第二組說課同樣亮點紛呈。馬克思主義學院宋雪老師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的課程中,通過同課異構與同題異構的形式,提升學生分析教材、處理教材的高階能力。圍繞師德師風這條主線深挖課程中的思政映射點,引導學生樂教善教,增強教師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文學院許秋群老師采用“經典文本拆解+AI輔助創作”的訓練模式,依托微助教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在寫作訓練中自然融入家國情懷與文化自信培育。文學院朱冬夏老師以OBE目標導向為引領,將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和中國大學MOOC課堂、SPOC自建資源平臺深度融合,打造“線上學習平臺+慕課堂監控+翻轉課堂+ QQ群答疑+線下實踐”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師范生的教學技能。

說課環節結束后,點評嘉賓針對選手們的表現進行精準“把脈”、現場指導。溫向莉老師緊扣思政專業特色,結合廣西區域特色與學校發展實際,為選手豐富思政教育教學設計指明方向;吳慶軒老師充分發本科教育教學督導優勢,從教學基本功出發,對教姿教態、師生互動、教師語言等環節提出建議;李海革老師依據教創賽不同賽道側重點,就教學資源選擇和課程重心把握提出建設性意見;石億老師深入剖析教案內容,強調要學科融合,指導參賽教師要圍繞教學對象和目標精準設計解決方法及挖掘課程創新點;馬驥老師從課程高階性要求出發,從科研如何反哺教學角度給選手提出建設性意見;張勝前老師建議參賽教師從教師教育課程群師范生能力圖譜構建、體現廣西區域特色和課程專業特色典型優質案例資源的挖掘以及案例教學模式應用等角度,從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選取、教學模式的運用等方面做好展示內容的改進。

此次教學沙龍的成功舉辦,為校內教師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學習機會。下一步,教育評價與教師發展中心將進一步探索提升學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舉措,舉辦更多形式的研訓活動,搭建更廣闊的交流平臺,通過“賽教研訓融合”模式為學校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新路徑,助力學校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參賽教師和嘉賓在教學沙龍結束后合影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