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憶的長河中,總有一些畫面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每當春節臨近,那燭光搖曳的畫面便如潮水般涌上我的心頭,帶著無盡的溫暖與眷戀,訴說著年味里獨有的燈火情長。
除夕的傍晚,暮色如同一塊巨大的黑色綢緞,緩緩將村莊包裹。此時,家家戶戶的煙囪里都升騰起裊裊炊煙,那是母親們在為年夜飯忙碌的信號。而我,總會拉著哥哥的手,迫不及待地穿梭在狹窄的小巷中,去尋找那象征著團圓與希望的燭光。
走進堂屋,映入眼簾的是一張被擦得锃亮的八仙桌,上面擺滿了豐盛的菜肴。但最吸引我的,卻是桌子中央那盞小小的燭臺。蠟燭被穩穩地插在燭臺上,父親拿起火柴,“哧啦”一聲,那一瞬間,小小的火苗如同黑暗中的精靈,歡快地跳躍起來,蠟油順著燭身緩緩流淌,像是歲月留下的痕跡。燭光搖曳,映紅了一家人的臉龐,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燭光下,爺爺緩緩地從懷里掏出一個紅包遞給我。紅包很薄,但在我眼中,那卻是世上最珍貴的禮物。我小心翼翼地接過紅包,向爺爺道了聲謝,然后緊緊地把紅包攥在手里,仿佛握住了一整個春天。哥哥則在一旁調皮地笑著,說要和我比賽,看誰的紅包更大。一家人圍坐在燭光旁,歡聲笑語在屋子里回蕩,四處洋溢著溫暖。
晚飯后,我和哥哥會提著自制的燈籠,走出家門,去村里的小路上玩耍。燈籠是用紅紙糊成的,里面點著一根小小的蠟燭。微弱的燭光透過紅紙,灑下一片朦朧的光暈,仿佛為我們映照出一條通往童話世界的路。一路上,我們遇到了許多小伙伴,大家的燈籠各式各樣,有兔子形狀的,有蓮花形狀的,還有五角星形狀的。燭光在黑暗中閃爍,如同夜空中的繁星,又似孩子們純真無邪的眼眸。
我們在小路上奔跑著、嬉戲著,燈籠的光在風中搖曳,忽明忽暗。偶爾,會有幾只螢火蟲從我們身邊飛過,它們閃爍著輕盈的綠色光芒,與我們手中的燭光相互輝映,構成了一幅如夢如幻的畫面。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了,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這溫馨而美好的氛圍中。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城市里的春節,處處張燈結彩,霓虹閃爍,五彩斑斕的燈光將夜空裝點得如同白晝。然而,在這繁華的背后,我卻常常懷念小時候那搖曳的燭光。那燭光里,不僅有家人的溫暖,有小伙伴的歡笑,更有那濃濃的、化不開的年味。
今年春節,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老家。除夕的夜晚,一家人依舊圍坐在八仙桌旁,吃著年夜飯。不同的是,桌子中央的燭臺換成了一盞精致的臺燈,明亮的燈光照亮了整個屋子。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飯后,我獨自來到院子里,望著夜空中綻放的煙花,思緒飄回了從前。這時,母親悄悄地走了過來,手里拿著一盞蠟燭。她輕輕地將蠟燭點燃,遞給我,說:“孩子,你不是一直懷念小時候的燭光嗎?媽給你點上了。”那一刻,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接過蠟燭,看著那跳動的火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這燭光里,我仿佛又看到了爺爺慈祥的面容,聽到了哥哥歡快的笑聲,感受到了小時候那份簡單而純粹的幸福。這燭光,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過去與現在緊緊相連,讓我在歲月的長河中,始終能找到回家的路。
在這年味濃濃的夜晚,燭光雖微弱,卻足以溫暖人心。它承載著我們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期許,更見證了一家人血濃于水的親情。愿這燭光里的溫暖,能永遠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讓這份年味中的燈火情長,代代相傳。(編輯/韋雙納、卿智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