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地理與海洋研究院李卓亭團隊在國際農林科學領域知名經典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中科院SCI一區Top期刊)發表了關于我國甘蔗生態系統碳通量及碳源/匯特征(Carbon dioxide fluxes and carbon budget ofa sugarcaneecosystem with straw returninginSouth China)的最新研究論文。李卓亭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南寧師范大學北部灣環境演變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第一完成單位。合作作者包括:地理與海洋研究院科研人員徐強勝、楊元征、楊健、蘇宏新和胡寶清;在讀碩士研究生寧文婷和陸艷妮,以及廣西農墾金光農場有限公司高級農藝師伍榮冬和李廷化。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860144)、廣西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項目(6020303891350)和八桂學者創新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
該研究依托由地理與海洋研究院主建的廣西金光農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該站已入選全國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網),利用渦動相關和靜態箱觀測土壤呼吸相結合的方法,首次報道了我國甘蔗生態系統CO2通量及其組分(NEE、Reco和GPP)的季節和年際變化特征;解析了其關鍵影響因子;量化分析了甘蔗生態系統碳收支平衡特征,研究結果可為甘蔗生態系統綠色低碳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2021 - 2023年甘蔗生長季日凈生態系統二氧化碳交換(NEE)、生態系統呼吸(Reco)、總初級生產力(GPP)和土壤呼吸(Rs)的動態特征

甘蔗生態系統碳收支平衡特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cr.2025.10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