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數字媒體技術專任教師張麗娜指導的《木構云夢——木構建筑數字化創意》項目在2024年秋季學期南寧師范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類大賽項目訓練營中獲得立項。
為了深入了解木構建筑的營造技藝,為后續賽事做好準備,“木構云夢”項目團隊在11月前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和玉林市容縣,開展了的木構建筑實地調研活動,采集資料。此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木構建筑的營造技藝、結構原理等內容,為“木構云夢”項目參加中國國際創新大賽等賽事打下堅實基礎。
第一站
11月16日至18日,“木構云夢”項目團隊指導教師張麗娜帶領王以好、林思慧、陳詩婷三名同學前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進行侗族木構建筑調研活動。調研團隊在三江侗族自治縣期間,深入考察了三江鼓樓、程陽八寨、三江博物館、三江風雨橋等地,進行資料收集與實地考察。

程陽八寨程陽風雨橋
在調研過程中,團隊特別拜訪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似玉大師。楊大師不僅向調研團隊傳授了關于木構建筑的寶貴知識,還分享了當前木構建筑技藝傳承所面臨的困境。通過與楊大師的深入交流,調研團隊對侗族木構建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陳詩婷同學采訪楊似玉大師
通過實地調研多座具有代表性的侗族木結構建筑,調研團隊詳細記錄了侗族木結構建筑的結構特點、使用木材種類及來源地。他們發現,侗族木構建筑以其獨特的風格、精湛的工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第二站
11月22日至23日,“木構云夢”項目團隊指導教師張麗娜帶領喻子航、胡笑添兩名學生前往玉林市容縣進行調研。此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真武閣木構建筑的營造技藝。
經略臺真武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容縣東外街57號,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年),已有440多年歷史。調研團隊在玉林市容縣期間,深入考察了以真武閣為代表的木結構建筑。

真武閣
經略臺真武閣被譽為“天南杰構”,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被合稱作江南四大名樓,也是四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沒有進行過重建而完整保留的建筑。
在調研過程中,團隊特別采訪了景區工作人員。景區工作人員不僅向調研團隊介紹了真武閣的悠久歷史,還分享了真武閣建筑特色。通過與景區工作人員的深入交流,調研團隊對真武閣木構建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此次調研活動為“木構云夢”項目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進一步增強了團隊成員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保護意識。他們表示,將把調研成果充分運用到項目中,努力在即將到來的中國國際創新大賽和挑戰杯等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