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當新年的鞭炮聲穿過城市的每一個街道,你是否也踏上了春節檔的觀影之旅。電影不僅是節日的點綴,更是心靈的慰藉,它以獨有的韻律,勾勒出一場精心編織的光影綺夢。今年的春節檔競爭激烈,共有6部影片上映,其中5部都是續作,僅有的一部“原創電影”也是改編自金庸名著的《射雕英雄傳》。而本次推文要分享的是春節檔種子選手之一的《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
封神系列時隔一年半迎來了續作《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該系列效仿《指環王三部曲》,采取三部連拍的模式進行制作,這樣既保障了電影在風格呈現、敘事節奏、氛圍渲染上的一致性,也保證了演員表演的連貫性,是華語電影史上首部采取這種模式的神話史詩大片。此次上映的《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在故事上緊接上集,鄧嬋玉、聞仲奉商王殷壽之命,率魔家四將等殷商大軍征伐西岐,姬發則與姜子牙、雷震子、楊戩、哪吒等人守衛家園,兩大陣營再次掀起強強對決。
然而續作的制作周期太短就匆匆上映春節檔,必然會在內容呈現上出現問題。影片中關于“殷郊法相”的特效呈現受到廣大觀眾的吐槽,奇怪的顏色搭配、出戲的表情管理以及夸張的肢體動作嚴重影響觀影感受,破壞了電影中對抗敵人的嚴肅氛圍。另外,在影片結尾處,姬發破聞仲十絕陣的關鍵時刻卻猶豫不決,該情節的設定也同樣令人費解。盡管如此,本片也并非一無是處,作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本片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擴展了《封神三部曲》的世界觀,刻畫了新角色鄧嬋玉的英勇形象,也讓觀眾更加了解主角姬發的內心世界,為系列最后一部埋下伏筆。
如今春節檔票房冠軍已無懸念,《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盡管在內容呈現上有所缺陷,但作為國產魔幻巨制,其票房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封神系列自上映起就是市場中良幣驅逐劣幣的典型表現,也是中國電影良性發展的表現。今年的春節檔總票房破記錄,再次證明這個檔期的重要性,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影片選擇在春節檔上映。但要注意的是,電影不能僅靠某檔期的觀影人次和高票價來博得票房,更應憑借影片自身的質量和團隊制作的用心來取得觀眾的喜愛。畢竟,真正優秀的電影是靠觀眾的熱情成就的。(編輯/陳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