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校園里,春光與青春撞個滿懷。自習室的燈火切開夜色,操場喧聲漫過星光,食堂煙火裹著山野春味,而枝頭的黃風鈴正簌簌抖落碎金——這里每寸空氣都蒸騰著年輕的心跳。
三月三的七色糯米飯
農歷三月三這天,學生食堂的窗口多了一道應景的彩色糯米飯。不同顏色的米粒整齊地碼放在餐盤中,在白色米飯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鮮艷。正值午飯時間,不少同學被這特別的色彩吸引,在窗口前駐足觀望。食堂師傅表示,這是為傳統節日特別準備的時令餐點。雖然制作過程沒有過多宣傳,但彩色的米飯還是引起了不少同學的興趣。有的同學特意點來嘗鮮,有的則好奇地詢問各種顏色的由來。這份應節的彩色米飯,為平常的就餐時光增添了一份節日的趣味。

春日校道三兩幀
晨霧未散時,黃風鈴的金色花瀑已懸在圖書館西側。趕早八的學生從花簾下匆匆穿過,衣襟沾著晨露與碎瓣,在石板路上投下晃動的光斑。洋紫荊的粉雪總在午后下得急。教學樓轉角處,有人抱著書在花雨中駐足,手機鏡頭對準枝頭時,恰好接住一片落在屏幕上的花瓣。暮色漫過校道,零星晚歸的學生踩著滿地金屑粉絮走過。某個教室的窗臺上,不知誰將拾得的花瓣夾進課本,書頁間便永遠藏著一角春天。

深夜自習室的星群
晚十點的自習室依然亮著成片光斑。臺燈在長桌上連綴成星帶,翻書聲與鍵盤敲擊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偶爾有人起身倒水,保溫杯與桌面輕碰的脆響驚動幾簇抬起的頭顱,很快又沉入書頁間。凌晨時分的玻璃窗映出雙重光影:內里是伏案的身影,外頭是婆娑的樹影。走廊偶爾響起極輕的腳步聲,驚不散凝滯在空氣里的咖啡香。某張草稿紙被風掀起一角,露出密密麻麻的公式,像某種未破譯的青春密碼。天光泛起時,最后幾盞燈陸續熄滅。零散的學生抱著資料走向宿舍區,衣擺沾著夜露與紙屑。而那些留在座位上的折痕與批注,將在暮色再臨時被新的星火點亮——校園的深夜自習室,永遠流轉著不落幕的星群。
子夜操場的青春脈動
晚九點的操場在月光與燈柱下沸騰。籃球場躍動著追逐的身影,球鞋與地面的摩擦聲混著進球的吶喊;排球館的頂燈雪亮,飛旋的球體在網前劃出銀弧,砸地聲如驟雨般密集。跑道上的夜跑者系著熒光手環,流動的光點串成環形星鏈。露天羽毛球區,球拍劈開混著音樂的風,白羽與落葉在光束中翻飛。看臺門口支起兩盞暖燈:燒烤架上的炭火泛著紅光,鐵板炒粉的鑊氣混著孜然香。穿圍裙的阿姨麻利翻動肉串,三五個學生圍著等烤腸;圍著汗巾的阿叔顛著炒鍋,雞蛋裹著米粉在鐵板上滋滋作響,有人拎著球拍邊等邊擦汗。看臺高處零散坐著喘息的身影,碳酸飲料的氣泡在易拉罐里嘶鳴。體育館的玻璃窗透出未歇的燈火,將躍動的身影拓印在夜幕上。午夜的風裹著汗水的咸澀掠過球場,卻吹不散此起彼伏的歡嚷——四月的操場永遠醒在年輕的脈搏里,每寸光影都蒸騰著不眠的青春。
暮春的雨落下時,跑道積水中晃動著碎花與燈影。那些球鞋碾過的花瓣、稿紙邊緣的墨漬、夜風卷走的歌聲,終將沉入時光河床,成為青春岸邊的卵石。而此刻,石板路上仍有未干的水痕映著四月天——年復一年,總有新芽在舊枝綻開,如同年少的心事,永遠鮮活于校園磚縫間倔強的綠意里。(編輯/賢瀚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