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 書記信箱 校長信箱 監督舉報 >信息門戶(校內)
X
歡迎光臨南寧師范大學!

本欄熱門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南師達人 > 正文

南師達人

【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張瑞康: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文章來源:大學生記者團 作者:龍馬英、韋媛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校對:經鵬艷 審核:王毅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19日 點擊數:
圖片 由受訪者提供 校對 經鵬艷
審核 王毅 終審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人生如逆旅,求學之路從不是平坦的康莊大道,它亦有荊棘叢生,張瑞康一路走來,不懼風雨,從初入校園的青澀到如今的自信從容,她用行動詮釋了勇敢的真諦。

心若凌云,清風自來

獲得這次國家獎學金,不僅僅是對張瑞康大學努力學習的認可,更是對她未來生活的激勵。回顧一路成長,張瑞康從不掩飾自己的困境,她也曾遇到過工作上的迷茫,學業上的停滯,但她直言:“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能優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漫漫學習的山高路遠中,她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收獲了諸多榮譽。“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她所遇挫折,所遇強者,連綿不絕,但她如同一縷清風,越過崇山峻嶺,直達自己想要去的遠方。

天道酬勤,張瑞康披星趕路,屢獲佳績。她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榮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學習成績優秀獎。同時在專業方面,她獲得英語翻譯大賽二等獎,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商英推薦大賽一等獎。

行辟前道,身煅炬陽

大二那年,是張瑞康倍感壓力的一段時光,也是她成長的蛻皮時期。工作和學習的雙重負擔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一度懷疑自己能否堅持下去。那段時間,她身為學生會的一員,同時還需要應對繁重的課業任務。兩者之間的平衡時常讓她倍感吃力,時常感到精力不足,難以應對。

然而,她沒有放棄,她率先調整自己的時間管理策略,制定了更為合理的學習和工作計劃,努力充盈自己的時間,即使道阻且長,但依舊一步一個腳印,穩步發展。同時,張瑞康深知:“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她積極尋求學姐的幫助和支持,交流平衡經驗,在學姐的言傳身教下,她很快走出迷茫期,學會了獨立處理問題,面對困難時更加從容不迫。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前行。”張瑞康在迷茫時期,直面自己的缺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補齊短板。不僅順利完成了學業和工作任務,還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如何更好地應對壓力,如何與他人合作,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積極的心態。

把握當下,勞逸結合

胡適先生曾言:“我們要收獲將來的善果,必須努力種現在的新因。”張瑞康在面對繁重的學業與學生會事務的雙重壓力時,并未選擇退縮,而是抓住提升自我機遇的同時以聽音樂、與朋友聊天等方式使自己放松。正因如此,張瑞康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了持久的活力和創造力,最終獲獎無數,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把握當下、勞逸結合,方能收獲碩果的深刻哲理。

當談及對學弟學妹有何寄語,張瑞康真誠地說:“珍惜你們在大學里的每一刻,不要讓這段寶貴的時光白白流逝,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標,迎難而上,方能到達理想的彼岸!”誠然,大學恰似一片廣闊的沃土,充滿著無限可能和機遇。每一個當下,都是我們埋下種子的最佳時機。張瑞康將當下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不負韶華,奏響了自己的人生贊歌。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競賽,有些人愿意持續努力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些人卻時常因三分鐘熱度導致半途而廢。因此,唯有堅持不懈地保持前行定力的人才能贏在最后,張瑞康便是前者。(編輯/劉鵬)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