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三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在海口市舉行。南寧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廣西人機交互與智能決策重點實驗室彭昱忠教授應邀參加了本次學術大會,并在會上作題為《MvMRL: a Multi-view Molecular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Method for Molecular Property Prediction》的專題學術報告。
本次大會由中國生物信息學組委會主辦,海南醫科大學和黑龍江省生物信息學學會共同承辦,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協辦。本次大會匯聚了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復旦、上交、浙大等全國近400家單位的1600余名專家學者,同時邀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相關領導參加,是一次國內規模最大、影響力空前的生物信息學領域學術盛會,會議圍繞“生物醫學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物信息學研究范式新發展”這一前沿主題,共同探討了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發展趨勢。
會議形式豐富多樣、領域廣泛、內容深入,包括4名院士的特邀報告、多位國內外頂級專家大會報告、國內著名學者的分會場報告等,同時穿插了青年論壇和墻報展示與交流等環節。與會專家及青年學者就“人工智能在系統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生物大模型與藥物發現”、“人工智能驅動的生命科學研究”、“人工智能賦能生物醫學數據挖掘”、“轉化信息學與智能醫學”等10多個主題開展了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這些活動不僅為與會者提供了廣泛的交流平臺,也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碰撞與融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副主任呂群燕在會上強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生物信息學學科發展非常重視,特別是AI對生物醫學領域研究模式的變革非常重要。
作為廣西人機交互與智能決策重點實驗室的學術帶頭人,彭昱忠教授今年在該領域上發表了兩篇中科院SCI一區TOP期刊論文,引起同行關注,受邀擔任本次大會生物大模型與藥物發現分會場的主持人并做專題學術報告與研討交流,展示了我校在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融合發展方向上的研究成果和突破,進一步提升了重點實驗室在國內的學術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