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廣西金鐘山(森林)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簡稱廣西金鐘山站)揭牌儀式在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順利舉行。南寧師范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李峙、地理與海洋研究院黨委書記黃勝敏、副院長蘇宏新、廣西金鐘山站站長陳偉才研究員、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劉軍主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生態遙感所楊海菊主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羅志宏主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生態所黃志平副所長等相關人員參加了此次活動。
廣西金鐘山站監測區隸屬南方丘陵帶的“西江上游水源涵養與土壤保持區”,是“十四五”生態保護監管規劃中80個生態保護監管重點區域之一。廣西金鐘山站是由南寧師范大學牽頭,由生態環境部批準加入全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的野外站點,是廣西重要的生態保護與研究平臺,旨在通過多維度環境監測和數據整合,為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修復及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揭牌儀式前舉行的座談會上,與會專家領導共同謀劃了廣西金鐘山站2025年的建設任務,討論了樣地監測、積累數據、天地一體、地面驗證、服務監管、專題研究等相關問題。李峙副處長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南寧師范大學將以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作為校地協同創新的典范,加強監測站綜合監測能力和水平,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和課題攻關,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為南方生態保障建設注入新動能。各共建單位一致表示,將以廣西金鐘山站為紐帶,深化資源共享與產學研融合,共同守護廣西的綠水青山。

交流會現場

各單位代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