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增強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12月28日,自然資源與測繪學院“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微專業組織開展了以野外地質實習為載體、以“緬懷先烈”為主題的黨建活動。本次活動將科學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與教學成效。

作為“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微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野外地質實習在陸一敢、董凱、李卓陽三位老師的帶領下,采取“理論結合實踐、課堂走進自然”的教學方式,組織微專業班全體學生前往起鳳山、南國鄉村采石場和高峰坳等地質資源豐富的實地考察點進行實踐。

學生通過親身觀察和動手實踐,學習了灰巖、砂巖、頁巖等常見巖石的識別方法和地質現象的解釋。通過對巖石顏色、結構、構造、礦物組成及地層產狀的分析,學生深入了解了地層的形成時代與演化過程,還親身體驗了鐘乳石、石筍等地質現象的獨特魅力。實習中,學生在觀察和記錄地質現象的同時,還被鼓勵尋找化石,探索武鳴河的河流地質作用等實踐課題,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對地球科學的興趣與熱愛。學生們分組協作,利用手持GPS、地質羅盤等工具完成地質測量和樣本采集任務,不僅提升了科學實踐能力,還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在完成實習記錄的過程中,學生們學會了從多角度觀察自然現象,提升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資源保護意識,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在完成地質實習的同時,師生們還前往當地烈士紀念碑開展了主題為“緬懷先烈”的黨建活動。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前,全體學生和黨員教師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深切緬懷為國家和人民獻身的英雄先烈,傳承了紅色精神和堅定了理想信念。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深刻認識到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大家紛紛表示,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將愛國情懷融入日常學習和實踐中,努力成為新時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一代。

此次野外地質實習與黨建活動的結合,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實踐教學內容,還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具體的實踐中,有效實現了“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雙重目標。科學與精神融合,活動成果顯著。學生們在學習地質科學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增強了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未來,我院將繼續探索將黨建工作與學科教育相結合的創新路徑,推動教育教學與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為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