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提高青年學子的思想政治素養,11月11日——12月13日期間,數學與統計學院開展了2024年“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班。學院黨委書記余敢才、副書記付進以及團委書記、輔導員老師和146名學員參加此次活動。
此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班共六講,在理論授課環節中,余敢才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題,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貫徹“六個必須堅持”的原則等四個方面展開,分析了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解讀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付進以《新時代青年干部理想信念與擔當作為》為題圍繞“什么是學生干部?”、“為什么當學生干部?”以及“怎么做學生干部?”三個問題,從學生干部的重要作用、需要具備何種能力、學生干部的現狀和如何提升能力素質這四個方面為同學們詳細講解學生干部如何踐行自我價值、發揮榜樣示范作用,踐行挺膺擔當的青春誓言。梁卡霖以《澆花先澆根,育人先育心——學生干部心理健康素養提升》為題進行授課,她通過多個心理健康教育的實例進行分析,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心理健康素養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識別和應對常見的心理問題,還分享了多種實用的心理調適技巧與提升學生干部專業能力的途徑。旅游與文化學院團委書記莫秋桂以《現代禮儀》為題,通過展現現代禮儀的特點和原則,解讀了禮儀的深刻內涵,并通過現場示范教學,讓同學們對禮儀標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學院輔導員張碩老師以《新時代大學生審美價值觀》為題,圍繞什么是審美、審美的重要意義,以及新時代大學生審美價值觀的時代訴求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解,進一步提升學員們的審美認知,提升審美能力。培訓實踐環節,學院組織學員們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帶領學員們感受歷史的厚重、觸摸文化魅力,增強學員們的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信念。
此次青馬班的順利舉辦,有力增強了學員們的政治素養,更加堅定了學員們的理想信念,全方位提升了學員們的思想覺悟。學院將繼續加強學生骨干的培養,不斷增強青年學子的志氣、骨氣、底氣,提高學生骨干的理論水平、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在實踐中踐行挺膺擔當的青春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