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科技創新、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切實推動“十大”育人體系的構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月16日,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在武鳴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辦第十屆地理科技文化節啟動儀式。學校學生工作部(處)副部(處)長何健、校團委副書記梁秋、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韋良、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領導班子成員、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以及北部灣環境演變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理與海洋研究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自然資源與測繪學院師生代表共計3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學工部(處)副部(處)長何健作啟動儀式致辭。他指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當前國家建設的重要使命和任務。在此背景下,第十屆地理科技文化節系列活動的舉辦順應了國家發展戰略的有關要求,希望大地理學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以眾多精彩的科技作品和文化作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共同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盧遠院長在講話中對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地理學科發展的領導和嘉賓表示感謝。他指出,學院將以地理科技文化節為契機,持續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推動地理科技創新和校園文化深度融合,引導同學們以保護地球、珍惜自然資源、呵護自然環境為己任,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主題分享環節,多名師生圍繞專業學習和競賽實踐的論題,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洞察和獨到見解。
創新創業學院韋良副院長作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賦能人才培養實踐》的經驗分享。他在匯報中指出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需要。我校積極堅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融合,教育教學和創新創業相融合,構建創新創業大賽驅動的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和人才質量,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希望在座師生能積極將專業能力和興趣愛好投入到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在“雙創”的舞臺發光發熱,綻放絢麗的青春之花。
同時,地理與海洋研究院、北部灣環境演變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汪珍川老師以及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李文婷、熊文棟,自然資源與測繪學院陳銘宇,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黃光嬌等四名同學分別分享了在專業學習和競賽實踐的經驗。
最后,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黨委書記嚴志強向地學部全體師生發出倡議并宣布第十屆地理科技文化節開幕。
據悉,此次地理科技文化節將以4月22日地球日為契機,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五育融合”同發揚地球科學文化實踐相結合,圍繞“學、科、賽、行”等方面開展系列活動,積極宣傳普及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的學科知識與文化成果,引導在校學生增強保護地球、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意識,進一步營造濃厚的校園育人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