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鞭炮遍地生煙,煙花聲響徹天跡。上一年,這一年,下一年,恍惚間,我們都不知不覺長成了自己期待的模樣。
最近網上很多人問:為什么現在過年,沒有了當初的感覺呢?我想是因為我們長大了。你聽,孩子們玩著煙花、爆竹時的笑聲。看!春節的快樂傳遞到了他們的臉上,亦如兒時的我們。春節帶給我們的歡喜,足以視如珍寶。
在上學之際,我閱讀了《冰心兒童文學全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篇《童年的春節》,這篇文章描寫了在春節前夕開始準備,比如收拾、打掃、安排慶祝計劃,最重要的莫過于購買春節禮物。到了除夕晚上,都會舉家出動,把春節氣氛擴展到外面,會點鞭炮、放煙花。小孩子們還會上演諸如古跳舞的戲劇,把好運祝福送給老人,營造更加溫馨的家庭氛圍。深夜,大家會吃宵夜,一起看春晚或通宵玩游戲。正月初一,我們會按照傳統習俗拜年……文章生動有趣,好詞好句引人回味,讓人不知不覺沉浸在過年的氛圍中。
如此看來,我又何嘗不是呢?過年的時候,我會和爸爸媽媽去買自己想吃的“貴”食物,這時家長大概率不會拒絕,還會問夠不夠呢。街上布滿了紅色元素,一派祥和。晚上時,鞭炮聲此起彼伏,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吃著團年飯。然后,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包餃子一邊看著春晚。第二天一早,我將會收到爸爸媽媽大大的紅包,接下來是去給長輩們拜年,收紅包咯。
思緒涌上心頭,找到那本裝滿記憶的書,饒有興趣地翻看著。突然間,發現一張拼湊起的全家福。這一頁,寫著2020年健康快樂。這個年怎么會如此潦草呢?這是疫情爆發的那一年啊!回憶起來,是和家人們關起門聚餐,是心酸的一年啊!冬天很快就會過去,春天馬上就會來臨,我們迎來了勝利的第一個年。這個年承載著我們三年的期盼,讓我們能夠安心的與家人團聚,平平安安!
兒時,最期盼已久的春節,那是記憶里揮之不去的一塊。但不知是從何時起,過年,沒有了當初期待與熱忱。一度讓我覺得:年,有什意義呢?一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全國各地的人背起行囊趕往自己的家鄉。春運開始涌現,高鐵站不斷出現人擠人的擁堵現象。新年快樂開始掛在嘴邊,東西大包小包的買。家人團聚,這就是過年的意義所在之處。
年,是留守家庭的期盼,是工作人員的港灣,是外地學子的歸屬。愿新年,勝舊年!(編輯/葛秋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