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0日,地球環境演變與資源效應前沿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武鳴校區成功舉辦。會議由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氣體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與南寧師范大學聯合主辦,北部灣環境演變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本次會議由地理與海洋研究院宋之光教授特邀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張水昌院士、華南師范大學應光國教授、中國石油大學陳踐發教授、中國地質大學鄭國東教授等十余位國內頂尖學者出席并作專題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水昌、我校校長隆廣慶分別致辭,盧遠副校長主持開幕式。
本次研討會以“引領地球科學創新,服務區域環境經濟”為宗旨,通過主題報告、專題研討、實驗室考察等形式,系統地探討了地球環境演變機制、資源勘探技術革新、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熱點議題。與會專家就地球環境演變、資源勘探、化學品污染與治理等主題作學術報告,并圍繞地球科學前沿研究與技術領域、資源環境效應及人類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對推進廣西地球科學和學科交叉融合、服務廣西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水昌在會上指出,地球科學正面臨從基礎研究到應用轉化的關鍵階段,需加強多學科協作,以科技創新賦能資源高效利用與環境保護。地球科學者應勇擔使命,以科技創新回應時代之需。
校長隆廣慶在致辭中強調,會議聚焦資源環境領域的最新學科發展與先進技術,旨在推動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創新突破,提升廣西地學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務北部灣區域環境演變與資源利用的戰略目標,對推動廣西地球科學學科建設及青年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在專題報告環節,張水昌院士、應光國教授分別以“地球中年期的平靜與動蕩”、“人類世與化學品污染”為主題作學術報告,系統解析了中元古代海洋環境演化對油氣形成的深遠影響,以及新型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規律及生態風險。有關地方院校國家基金申請,專家們強調需立足區域特色、注重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結合。
本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提供了高水平學術交流機會,對我校地球科學今后的建設發展及廣西高校的地學類學科人才培養具有積極影響,更在多個領域為我們提供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的方向。科研處、地學部各單位負責人及師生共200人參會。

圖1:地球環境演變與資源效應前沿學術研討會專家合影

圖2:南寧師范大學隆廣慶校長致詞

圖3: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張水昌院士學術報告

圖4:華南師范大學應光國教授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