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第十五屆全國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閉幕式在我校明秀校區舉行。我校黨委副書記侯代忠,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張國友,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理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全國高校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聯盟理事長、華東師范大學光華書院院長鄭祥民,全國大學生地理學野外聯合實踐教學高校聯盟秘書長、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周立旻,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副部長蔣衛國,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姚元錦,湖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周國華,貴州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周忠發,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吳福忠,我校教務處處長覃城阜、地理與海洋研究院黨委書記黃勝敏、地理與海洋研究院院長胡寶清、地理與規劃學院院長盧遠等校院領導以及200多名實習師生參加了閉幕式。
會議第一階段為學生實習成果匯報,由我校趙銀軍教授和張建兵研究員主持。來自全國50所高校的126名大學生分成12個小組進行了匯報,同學們圍繞16天以來在湘黔桂三省(區)的名城、名山、名湖、名山、名江、名海,選取桉樹的種植、喀斯特地貌、百色芒果、紅樹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主題,闡述各自的實習見聞與思考。同學們準備充分,資料詳盡、條理清晰,顯示出扎實的專業功底。帶隊教師對各組匯報進行了點評。
會議第二段為閉幕式,由我校地理與海洋研究院黨委書記黃勝敏主持。本次聯合實習的承辦方,湖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周國華、貴州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周忠發、我校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院長盧遠先后總結了湖南、貴州、廣西各段的成果、收獲與喜悅,大家一致認為,本次聯合野外實習200多名師生,冒著酷暑炎熱,橫跨湘黔桂近2500公里,歷經山江海邊,之所以能夠圓滿順利完成,得益于全國高校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聯盟的精心指導,得益于3個高校的精心組織和通力協作,得益于參與實習的各高校師生緊密團結、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意志。這次聯合實習內容豐富,包括城市格局與演變、傳統歷史和紅色文化、喀斯特特征與治理、鄉村振興與旅游產業、山江湖海關系與人地系統以及重要產業群等,不同區域,不同特色,彰顯了地理學的廣度與深度。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國友研究員、全國高校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聯盟理事長鄭祥民教授對本次聯合實習活動進行點評。他們對承辦單位展現出的高度責任心、敬業精神表示充分的肯定,從線路安排、現場協調、服務保障等都體現出了認真負責和高效的工作態度;對隨隊指導老師的責任擔當與專業引領和同學們求知若渴與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予以贊賞。同時,鼓勵同學們要有家國情懷,為地理學的繁榮與進步注入鮮活的生命力,為國家發展貢獻地理學獨特的智慧與力量。會議還表彰了2024年第十五屆全國高校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卓越實習生、優秀實習生、優秀指導教師。會議舉行了授予南寧師范大學教育部地理學野外實踐教學虛擬教研室成員單位、“全國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教學聯盟”揭牌儀式。
最后,我校黨委副書記侯代忠作總結講話。侯副書記表示,在過去的十五天里,聯合實習師生共同探究祖國的山江海,追溯區域人地關系的演變,體察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祖國大好河山和蓬勃發展有了更深的認知;對地理學經天緯地、經世致用的學科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認同;對祖國追求自立自強、人地和諧、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的中國式現代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地理學聯合實習在增強學生實踐技能,提升學生地理學綜合素質,促進校際交流的重要作用,倡議師生傳承科學精神、人文關懷與團結合作,共推地理學科發展。侯副書記還向與會人員簡要介紹了我校辦學歷程與進展,特別是近年來地理學科所取得的成績,并請兄弟單位與專家學者多多給予指導。
至此,歷時16天的第十五屆全國高校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在南寧師范大學圓滿落幕。本次聯合實習是對湘黔桂三省(區)名城、名湖、名山、名江、名海的綜合考察,實地探尋了實習區域地理要素及區域人地系統的格局、過程與機理,認知二三級階梯過渡帶、大湖地區、多流域交匯區、山江海交匯區的復雜地理特征、形成機制及其利用與保護的戰略與對策。特別強調自然與人文要素交互、地域差異與區域綜合等地理學思維的培養,激發了學生立足地理思維解決地區發展的實際問題,強化了師生新時代建設者使命,根植學生愛國情懷,積極探索地理學人才培養,將為創新野外實踐教學,助力地理學科蓬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我校黨委副書記侯代忠講話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國友講話

全國高校地理學聯合野外實習聯盟理事長鄭祥民講話

卓越實習生上臺領獎

授牌揭牌儀式

全體領導專家與聯合實習師生閉幕式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