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在大學生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由校黨委統戰部牽頭,分別于4月26日、30日在旅游與文化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舉辦了兩場大明山茶制作技藝展示體驗活動,這是“武鳴非遺”走進南寧師大系列專場活動之一,我校近千名師生聆聽講座以及參加展示體驗活動。
廣西大明山茶制作技藝于2020年獲批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該項目的市級技藝傳承人韋淑萍為我校師生做了茶文化知識講座和制茶技藝展示。期間師生對中國茶產區、茶的分類以及大明山茶葉的種植、采摘、制作等知識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在制茶技藝的演示環節,韋淑萍從鮮葉的挑選、殺青、揉捻到干燥,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茍,凝聚著匠人精神,精湛的技藝令現場師生不時驚嘆和鼓掌喝彩。在體驗環節,師生們紛紛動手嘗試制茶,親身感受傳統制茶技藝的魅力。在韋淑萍的精心指導下,師生在實踐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傳統制茶技藝的精髓。師生們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他們近距離感受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不僅學到了制茶技藝,對中華傳統茶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
大學是“非遺”傳承和創新的重要平臺,大明山制茶技藝作為廣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該技藝的傳承人,韋淑萍一直致力于將這一傳統技藝發揚光大。“非遺”傳承需要見人、見物、見生活,她不僅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也為推動“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師生們紛紛表示,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傳承,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他們將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努力增長本領和才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學校黨委統戰部將繼續組織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讓更多師生親身體驗廣西各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揮各學科專業的優勢和特點,講好廣西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傳承和創新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