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教育部地理科學專業虛擬教研室第二期地理教師教育課程群教研活動在熱烈的學術氛圍中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地理教師教育課程群建設”為主題,旨在以課程群系列教研活動為抓手,促進虛擬教研室的高質量發展。本次活動由虛擬教研室負責人張勝前教授主持,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北部灣大學、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玉溪師范學院、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等虛擬教研室合作高校的核心成員參會,圍繞地理教師教育課程群展開深入研討。
云南師范大學李琳教授、博導和曲靖師范學院施玉博士以“智慧賦能?示范引領:地理教師教育課程群建設的協同創新與實踐路徑——以云南師范大學與曲靖師范學院聯動為例” 為主題,從雙校聯動、課程群圖譜建設和反思與展望三個方面,分享了兩校在專家引領、線上教研、線下研討、聯合考察、資源共建、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雙校聯動和虛擬教研情況,展示了以地理教學能力系統培養的地理教師課程群的建設思路和應用成效,從對標國家戰略、讀懂地方發展和扎根邊疆教育提出了未來課程建設的重點。兩校通過構建虛擬教研室,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資源共享和教學創新,展示了通過校際聯動實現協同創新經驗與實踐路徑,為地理教師教育課程群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貴州師范大學何紅老師以“地理師范生校內實踐教學探索”為題,從學院歷史、專業設置、實踐教學目標與方案設計等方面展開,詳細介紹了貴州師范大學如何通過校內實訓、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環節,提升師范生的教學實踐能力。她還分享了該校在信息化平臺使用、實踐大課程體系的構建、優秀指導團隊建設、分組分模塊訓練、多元化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實踐經驗,提出了未來在師范生培養、課程資源開發、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展望。何紅老師的報告全面呈現貴州師范大學地理師范生校內實踐教學創新舉措,從多環節、多方面分享實踐經驗,為地理師范生培養提供可借鑒范式與發展思路。

在互動交流環節,與會者圍繞課程建設、教學實踐等相關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分享了各自的經驗與思考,進一步深化了大家對地理教師教育課程群的理解。大家認為本次教研活動為地理教師教育課程群建設提供了交流平臺,有助于推動地理教育課程的協同發展。
未來,虛擬教研室將組織成員高校的地理教師教育課程教師分享課程建設經驗,進一步推動地理教師教育課程群的發展。期望在后續的教研活動中,能夠不斷深化課程群建設的理論研究,加強實踐探索,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成果,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地理教師、推動地理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