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實習實踐的要求,2024年11月,南寧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組織地質地貌綜合地理實習實踐教學活動。在六位教師的帶領下,2023級地理科學專業2班、3班、4班和5班共計254名本科生前往東興市、防城港市和欽州市展開實踐學習。
為確保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11月1日晚上,在武鳴校區二號教學樓109教室召開了實習動員大會。會議詳細闡述了實習的具體安排,包括出發時間、乘車方案、實習地點、行程規劃,并介紹了實習手冊的使用方法以及課程期望達成的目標任務和具體內容,對實習期間的安全事項進行了補充說明和重點強調。

動員大會現場
11月2日上午,實習隊伍來到東興口岸,實地感受到其商貿的繁榮和獨特的人文風情。在老師們的講解下,學生們了解了民族英雄李受彤知縣收復邊境、跋山涉水立界碑的歷史事跡,加深了學生們的愛國情懷。

趙迎冬老師給學生們講解大清國一號界碑圖

學生們在東興市區合影留念
11月2日上午,實習隊伍來到北侖河口。北侖河口位于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南部,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大陸海岸線的起點。這里作為一個具有典型性的海岸區域,其豐富多樣的地貌特征為地理地質專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實習場所。同學們對北侖河口的海岸地貌進行了考察,分析北侖河口的海岸地貌類型以及特征。

實習隊伍在北侖河口的山海相連地標廣場
11月3日下午,實習隊伍開啟了對萬尾金灘的考察之旅,這里屬于砂質海岸地貌,位于京族三島中萬尾島的南邊,與越南近海隔海相望。同學們發現,此地的地質地貌極具特色,金灘沙嘴的形成是海浪搬運泥沙至海峽尖端沉積,然后通過沿岸流和沿岸漂移的堆積作用共同造就的。這次考察讓同學們對砂質海岸地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實習隊伍在萬尾金灘
11月3日,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到紅樹林濕地觀察學習,聆聽老師講解紅樹林的生長繁殖過程,以及其獨特的生存環境。全體學生一邊聽講一邊認真觀察了紅樹林濕地,受益匪淺。

師生在紅樹林濕地大合影
11月3日上午,師生共同來到廣西防城港月亮灣,結合老師細致講解和實地觀察,對月亮灣的地理環境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特色進行了考察研究。此次現場觀察學習活動,讓學生們將地理環境與社會經濟緊密相連,進一步探索影響防城港發展的各種要素。

防城港月亮灣港口
11月3日上午,實習隊伍到達位于江山半島燈架嶺前的怪石灘。怪石灘是海浪常年沖刷巖石而成的海蝕地貌。當地巖石多為侏羅紀時期黃褐色的長石砂巖、淺灰色的砂巖和紫紅色的粉砂巖。同學們在目睹了石灘的石頭之“怪”后,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開始對該地的地貌類型以及地貌成因進行思考和探究。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用手機自帶的指南針和水平儀順利測量了巖層產狀。

實習隊伍在怪石灘
11月4日上午,師生共同抵達龍馬明珠廣場。通過教師對當地獨特的海岸地貌的詳細講解與現場對典型背斜構造的觀察,同學們對防城港港口的自然條件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此次觀察,學生們能夠將自然條件與社會發展相結合,為今后分析探討影響城市發展的各種因素提供了思路和見解,從而進一步提高地理學子的專業素養和能力。

龍馬明珠廣場標志地標

遠觀垂直節理發育的海岸地貌
11月4日下午,師生來到了平陸運河欽州的工程修建區,??平陸運河是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的一條運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運河工程,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該運河始于?南寧市?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欽州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134.2千米。平陸運河在修建過程中采用“截彎取直”的方法,使道路多為“直來直往”,使水上交通、貨運往來更加便捷,解決了廣西臨海但沒有江河直接通航入海的問題,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

平陸運河局部平面影像
此次野外實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地質學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們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期待學生們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未來的地質研究和實踐中,為保護和合理利用地球資源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