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值南寧師范大學建校70周年校慶、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創刊50周年和廣西教育學院并入南寧師范大學的大好時機,學報編輯部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2023年學報編輯部全體人員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通過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不懈努力與真抓實干,在機構整合、編輯出版、榮譽獎勵、欄目優化、宣傳效果、調研學習、轉載引用、數據共享、稿源質量、機制創新等諸多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與良好成績。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回顧過去,展望開來,學報編輯部努力做到與學校的蓬勃發展同頻共振,爭取在新的一年“擼起袖子加油干”,齊心協力,更上層樓。2024年學報編輯部將在官網建設與完善、方正飛翔排版系統的全員使用、編輯在線審校系統的引進、編輯委員會的調整和作用的發揮、推進自然科學版運營機制的轉變、廣西教育學院學報欄目的調整與改造、專兼職編校隊伍的建設、審稿專家庫的建設與完善、加強相關刊物之間的實質性合作、編輯隊伍的專項技能培訓等諸多方面進行嘗試與推進,爭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收獲。以下借鑒南寧師范大學學報的編撰體例(題名不超過25字,摘要300字左右,關鍵詞3-8個),對2023年學報編輯部的十大工作要點以題名、摘要、關鍵詞的形式進行簡要回顧。
一
[題名]完成機構整合,壯大編輯隊伍
[摘要]2023年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編輯部正式并入南寧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進一步壯大了南寧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的隊伍,在校領導的統一調配下,逐步理順工作機制。目前編輯部共擁有專職編輯人員11人(不含兼職和返聘),其中哲社版專職編輯7人,自科版專職編輯1人,廣西教育學院學報專職編輯3人。職稱結構方面,專職編輯中專技二級1人、專技四級1人、副高級職稱3人。學歷層次方面,其中具有博士學位5人、博士后經歷2人。編輯經歷方面,擁有十年以上編輯經歷的2人。2023年學報編輯中1人實現職稱晉升。學報編輯除日常編校工作外,還積極從事學術研究和本科、研究生教學工作,做到了編、教、研的結合。學報編輯部成為目前廣西期刊界職稱、學歷配置較高的編輯部之一。
[關鍵詞]機構整合;工作機制;人員調配;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編輯部;南寧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
二
[題名]全員齊心協力,完成出版任務
[摘要]目前學報編輯部共負責編輯出版《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南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廣西教育學院學報》三種學術期刊,2023年三種期刊均順利完成全年的編輯出版任務。其中《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全年共出版6期,共計發文95篇;《南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全年共出版4期,共計發文124篇。《廣西教育學院學報》共出版6期,發文265篇。在自治區新聞出版局組織的季度審讀及期刊編校質量檢查中,編輯部下屬三個期刊均獲得合格等級。
[關鍵詞]哲學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編輯出版;
三
[題名]收獲多項榮譽,見證期刊成長
[摘要]2023年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被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評為“2022年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擴展期刊,本年度編輯部負責編輯出版的三種期刊先后獲得各類獎勵十余項,其中獲得的集體榮譽稱號有:“第十屆廣西優秀期刊”“全國高校質量進步社科期刊”“2022—2023年度廣西高校精品期刊”“2022—2023年度廣西高校優秀期刊”“2022-2023年度廣西優秀科技期刊”,獲得的個人榮譽稱號有:“2023年度廣西高校學報優秀主編”“2023年度廣西高校學報優秀編輯”“2022-2023年度優秀主編”“2022-2023年度優秀編輯部主任”“2022-2023年度優秀編務”。“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欄目獲得第七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獎”。
[關鍵詞]AMI綜合評價擴展期刊;集體榮譽;個人榮譽;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特色欄目獎;廣西優秀期刊
四
[題名]優化欄目建設,凸顯辦刊特色
[摘要]為了引導作者的研究方向,凸顯我刊的辦刊特色,合理統籌欄目資源,提高刊文質量,我們向同行優秀期刊看齊,實現欄目的專題化、前沿化與精細化,哲社版在欄目建設方面完成了對以一級和二級學科為標題欄目的改造。具體而言,保留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法治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審計高質量發展5個常設欄目,將原有以一級學科或二級學科命名的欄目改造形成了聚焦與對話、城鄉融合和區域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和技術治理、傳統文化的當代闡釋、新時代人文視野、新時代教育理論與實踐6個欄目,新增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3個欄目,最終形成了14個欄目的基本格局。
[關鍵詞]欄目改造;專題化;前沿化;精細化;常設欄目;改造欄目;新增欄目
五
[題名]順應時代潮流,強化宣傳效果
[摘要]為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促進學術傳播與交流,順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潮流,編輯部以“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微信公眾號為試點,積極營建以輕量化方式構建的信息交換場域,提供即時更新和交融互動的閱讀方式。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優化微信公眾號運營,綜合運用文字、圖片、音視、視頻等形式,以目錄摘要、觀點摘編、編輯手記、全文推送等多種形式對刊載論文進行推送,在公眾號平臺上全年共計選登論文50余篇,達到了吸引關注、增加流量、擴大影響、提升數據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目錄摘要;觀點摘編;編輯手記;全文推送
六
[題名]深入開展調研,加強同行交流
[摘要]本年度編輯部成員共參加行業協會舉辦的全國性期刊界會議4次,與西南大學期刊社、《中國社會科學》《民族問題研究》《湖北民族大學學報》《改革與戰略》《廣西職業師范學院學報》《廣西農學報》等編輯部開展業務交流,走訪調研了《鄭州大學學報》《中州學刊》《湖北大學學報》《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等編輯部,先后外出參加各類學術會議10余次。積極與專家學者與業界同行開展交流與探討,學習了辦刊經驗,開闊了眼界視野,提升了業務能力。
[關鍵詞]調查研究;期刊會議;學術會議;外出走訪;同行交流
七
[題名]轉載再創新高,品質穩中有升
[摘要]2023年哲學社會科學版刊發的9篇學術論文分別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民族問題研究》《公共行政》《審計文摘》轉載,1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摘錄,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數量較之2020年的3篇、2021年的4篇、2022年的5篇,創近年新高。截至2023年12月底,哲學社會科學版刊發文章下載次數從2022年的1415108次增至1573251次,總被引次數從2022年的22642次增至24983次。近五年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影響因子整體保持上升趨勢,《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23版)》顯示為1.169,在廣西同類期刊中位居前列。
[關鍵詞]四大文摘;轉載;被引;下載量;影響因子
八
[題名]推動數據共享,拓展傳播路徑
[摘要]在融媒體傳播時代,我刊高度重視專業數據庫的傳播路徑與傳播效能,不斷加強與學術數據庫資源的合作力度。除中國知網、維普網、萬方網、龍源網四大數據庫外,還新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超星網、長江文庫、鈦學術、中郵閱讀網、博看網等數據庫簽訂合作協議,主動適應新時代信息傳播途徑的轉變,盡可能擴大網絡傳播的深度與廣度。為了應對人工智能寫作帶來的沖擊,與南京智齒數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鑒字源AI檢測”系統,對AIGC人工智能寫作進行檢測。引入金山黑馬校對系統和方正審校系統兩套校對軟件輔助校對,大大提高了編校質量。
[關鍵詞]網絡數據庫;人工智能;鑒字源AI檢測;金山黑馬校對系統;方正審校系統
九
[題名]制定優先政策,提升稿源質量
[摘要]為了全面提升辦刊層次,經編務會討論,明確了對選題內容、稿件質量、論文篇幅等方面的優先用稿要求,從制度上基本杜絕了人情稿,從稿件源頭上下足功夫,大大提高了稿源質量。其中哲學社會科學版執行的“六優先”政策具體為:優先發表具有博士學位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作者的優秀論文,優先發表知名高校及重點學科作者的優秀論文,優先發表1.5萬字以上選題新穎、內容厚重、論證充分的優秀論文,優先發表作為國家各類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各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結項成果的優秀論文,優先發表符合學報欄目設置及年度重點選題的優秀論文,優先發表作者單獨署名的優秀論文。
[關鍵詞]“六優先”政策;人情稿;稿件質量;選題內容;論文篇幅;稿件來源
十
[題名]創新管理機制,開創全新局面
[摘要]2023年學報編輯部在體制機制運營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創新,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一是充分調動責編的積極性,明確欄目分工和責編職責,做到守土有責各盡其能,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高度重視融媒體傳播,充分利用網頁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對目錄、重要論文、重要事件第一時間進行推送,擴大了刊物的影響力。三是為在制度層面為維護刊物利益,避免糾紛,落實了與作者簽訂《著作權許可使用協議》的要求。四是通過健全制度保證編校效率和編校質量,清淤疏堵,加快循環。探索和嘗試減少中間環節和往返次數、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速度、縮短積壓時間的方法與模式,哲社版年內實現了按時出刊,其他兩種刊物也基本做到完成出刊任務。五是著手整合三種期刊網站資源,重新建設學報編輯部網站,增加了宣傳推廣和交流互動的新平臺。六是從內容到形式兩方面積極推進學報哲社版和自科版全面優化改版,從封面設計、欄目設置、排版格式、正文字號、印刷用紙、印刷色彩等方面全面優化提升學報的質量,美化裝幀設計,改善閱讀體驗,提升學術品味,擬于2024年第1期起開始執行。
[關鍵詞]管理體制改革;欄目分工;融媒體傳播;著作權許可使用協議;網站建設;優化改版;閱讀體驗;學術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