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 書記信箱 校長信箱 監督舉報 >信息門戶(校內)
X
歡迎光臨南寧師范大學!

本欄熱門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校要聞 > 正文

學校要聞

【碩博之星】宋炫華:前路浩浩蕩蕩,萬事盡可期待

文章來源: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宣傳部 作者: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校對:秦嶄嶄 審核:李樹玲 終審: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5年06月12日 點擊數:
圖片 校對 秦嶄嶄
審核 李樹玲 終審 宣傳部

碩士三年,他成績優異,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3篇,主持廣西2024年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1項。未來,他將繼續保持銳意進取的學術姿態,在科研道路上砥礪前行,在中山大學書寫更為精彩的人生華章。他就是我校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2022級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碩士研究生宋炫華。

沐光而行,行己所愛

2022年,宋炫華以優異的成績成為我校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2022級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碩士研究生,并在鄧樹林老師的指導下,開始了他的科研征程。為夯實科研基礎,他利用課余時間潛心鉆研,廣泛閱讀與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國內外文獻,刻苦學習MATLAB、Python、RStudio等編程關鍵技術。在導師指導下,他逐步明確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這段潛心積累的時光,為后續的科研工作夯實了根基。

宋炫華特別感謝鄧樹林老師對他的悉心指導,“導師的點撥讓我在科研道路上少走了許多彎路。”課題組溫馨融洽的學術氛圍成為滋養宋炫華成長的沃土——組會上與導師暢談研究構想碰撞的思維火花,那些與同門切磋文獻至深夜的靈感啟迪,都成為他學術生涯中最珍貴的養分,讓他在原創性研究之路上愈發篤定。

愛己所行百煉成鋼

科研之路從無坦途,唯有不懈的努力與求索。2022年底,宋炫華完成了他的第一篇學術論文并投稿。然而,接踵而至的退稿通知和累計上百條的審稿意見,一度如凜冬寒雨般消磨著他的信心。彼時,鄧樹林老師的教誨鼓勵如明燈照亮前路:“學術發表本就是百煉成鋼的過程,保持平常心,好論文終會找到它的歸宿。”此后數月間,宋炫華以近乎苛求的態度重新審視研究,認真進行數據分析、細心回復每一條意見,并主動與導師進行匯報和討論,聽取導師的指導和建議。經過半年的思考、分析、修改、改進、反復打磨。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宋炫華以第一作者成功發表了他的第一篇SCI論文。

追光的人,終會有光芒萬丈的時候。目前,宋炫華累積發表本專業相關SCI論文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一區Top《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科院二區《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中科院三區《Water》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3篇,以合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區Top《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

讀研期間,宋炫華積極投身于科研項目,主持了廣西2024年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1項,校級項目1項。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2項和廣西地表過程與智能模擬重點實驗室資金項目1項。參與多篇項目結題報告、技術報告的撰寫。他還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完成了研究生階段的全部課程,并獲得了國家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優秀共產黨員、廣西第五屆研究生地理學術論壇三等獎等諸多榮譽。

青衿之志,再攀高峰

三年前的一個清晨,文獻堆里的學術之芒點燃了宋炫華的讀博理想。時光匆匆,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如指尖流沙,眨眼間便悄然逝去。宋炫華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在學術的海洋里破浪前行,以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熱愛與選擇。

經過聯系多個學校,中山大學的老師向他投來橄欖枝。經過初試和面試層層篩選,宋炫華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錄取,即將開啟博士階段的深造。

站在學術生涯的新起點,他以“不息為體,日新為道”,如鵬鳥展翼,誓在專業領域追逐那永恒閃耀的知識星辰,以赤誠之心奔赴更廣袤深邃的學術蒼穹。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