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 書記信箱 校長信箱 監督舉報 >信息門戶(校內)
X
歡迎光臨南寧師范大學!

本欄熱門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學校要聞 > 正文

學校要聞

【碩博之星】唐令東:心中有方向,腳下有力量,砥礪向前行,終會有所成

文章來源:自然資源與測繪學院、宣傳部 作者:自然資源與測繪學院 校對:秦嶄嶄 審核:吳幼堅 發布時間:2024年05月29日 點擊數:
圖片 校對 秦嶄嶄
審核 吳幼堅 終審

在南寧師大七年求學時光中,一名青年學子,一次次自我突破,一步步砥礪前行。目前,他已被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擬錄取為博士研究生。他就是我校自然資源與測繪學院土地資源管理專業2024屆碩士唐令東。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學習的認知與態度決定了可能獲得成就的上限。”唐令東的英語高考成績僅有70分,基礎十分薄弱。在進入大學后,唐令東沒有放棄英語學習,他堅持不懈地“惡補”英語。時至今日,他在扇貝英語app打卡已經達到了2200多天,在大二過了四級,大四過了六級,成為了本碩班上英語六級分數最高的學生。

在本科階段,唐令東除了認真完成學業之外還積極參與各類賽事與實踐活動。他曾參與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了一次國家級銅獎與一次自治區銀獎;獲得了多次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共青團干部、學習成績進步獎、三好學生等榮譽。唐令東還曾回到家鄉全州縣參與文橋鎮與黃沙河鎮政府的社會實踐,到田間地頭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進家入戶與村民交流,并參與了土地執法活動。兩次共計一個月的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初步了解了廣西農村的基本情況和基層公務員的艱辛與不易,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種子逐漸在他心里悄然種下。在這樣的氛圍感染下,唐令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在2019年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不懈努力下,唐令東成為了學校自然資源與測繪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剛一公示,他就向正在讀博的師兄請教如何才能不虛度未來碩士研究生的三年時光。

碩士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唐令東始終秉持著“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精神珍惜碩士階段的每一分每一秒。

研一寒假時,唐令東癡迷于Google Earth Engine(谷歌地球引擎,一種先進遙感大數據云平臺,用于進行行星尺度的科學研究)。大年三十晚上,家人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迎接農歷新年的到來。而他卻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在電腦前與編程語言守歲;研一暑假他在恩師楊小雄的推薦下前往廣西自然資源生態修復中心實習,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研二寒假,唐令東在有了一定的基礎后開始撰寫科研論文,除夕時還在與導師探討論文繪圖細節。

研三暑假,唐令東得以以第一編制者的身份參與《桂平市2023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的編制工作,他的組織協調、溝通交流、實踐技術等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研三寒假,唐令東得到了與博士生導師共同撰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機會。為此,他獨自留在南寧,不分晝夜地跟著博導學習,基金申請書改了接近30版。寒假兩個月的刻苦學習使他在收獲頗豐的同時體重也下降了10余斤。

回顧碩士研究生時光,他發表了影響因子為7.9的中科院一區TOP論文一篇,獲得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銀獎,課程成績排名年級第二、“至臻”獎學金、碩士研究生一等獎學金、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優秀獎、廣西高校大學生翻譯大賽三等獎,被評為優秀碩士研究生、優秀碩士畢業生等榮譽稱號,積累了在廣西自然資源生態修復中心、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歐盟ERAMUS+等部門實踐的豐富經驗,經歷了土地變更調查,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編制等歷練,成為了一個科研與實踐兩手抓、兩手都硬的優秀碩士研究生。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

在被問到是什么能夠促使他快速成長時,唐令東答道:“一批良師,一個平臺,一份機遇。”

唐令東說:“在南寧師范大學這個平臺遇到的恩師們,深刻地影響著我的人生軌跡,給予了我數不盡的成長機遇。”

他表示,在本科階段,時任旅游管理民航班班主任的何一飛老師便是所遇到的良師之一。年輕帥氣的何老師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將學生照顧得十分周到。唐令東清晰地記得,何老師在本科任班主任時,在學生工作辦公室中總是走得最晚的;對于學生的每一份請假條,何老師總是仔細閱讀,千叮嚀萬囑咐,而后慎重簽名;對于學生生活中出現的摩擦與矛盾,何老師總是溫和地進行調解,巧妙地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在學習上,何老師作為資深“優秀碩士畢業生”,親傳親授自己的考研經驗與學習方法。唐令東表示,僅在他這一屆,就有九人考上碩士研究生。哪怕在畢業后,何老師也經常與同學們聯系,關注同學們的發展,并給予鼓勵幫助。

唐令東也很感恩楊小雄教授。德高望重且性格沉穩溫和的楊小雄教授是唐令東的碩士研究生導師,與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唐令東成為了一對奇妙的組合。憶及恩師的教誨,唐令東有許多美好回憶。在做土地征收項目時,由于是第一次接觸,同時又要協調各方,常常因為壓力過大沉不住氣時,楊老師總以“救火隊長”的身份及時出現,指點唐令東在復雜情形下如何將項目穩步推進。在學術上,楊老師對唐令東悉心指導,教學風格風趣幽默。楊老師對唐令東的畢業論文寫作進行指導時,時常面對面親自修改以作示范。遇到文中用語不當,實屬無奈時,楊老師感嘆:“你寫的是學術論文,不是玄幻小說!”說罷,師徒二人哈哈大笑。在實踐上,楊老師給予了唐令東許多的鍛煉機會,如以第一編制人的身份編制桂平市2023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參與中國自然資源遙感物探中心對南寧市區高光譜采集任務、在廣西自然資源生態修復中心、廣西新皓天空間規劃有限公司實習等等。唐令東說,沒有楊老師提供的平臺與機遇,自己的綜合能力就難以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在唐令東看來,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雖已歷經千辛,也才是“輕舟初達萬重山”。在未來的日子中,他會加倍珍惜時光,燃燒青春,照亮前程。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