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教學技能大賽各專業比賽落下帷幕,決賽結果全部揭曉。經過激烈角逐,我校教育碩士研究生累計斬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7項、優秀教學設計獎18項。我校一二三等獎獲獎總數在參加本次大賽的全國148所教育碩士培養單位中位居前6;學科教學(化學)、學科教學(思政)、學前教育、學科教學(地理)等四個學科方向獲獎層次和獲獎數量均位居全區第一。我校七名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
“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技能大賽由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組織、各專業領域大賽專家委員會和各賽項專家組指導、各高校分專業領域承辦的相關比賽,是目前國內層次最高、難度最大、規模最大的教育碩士教學技能大賽。該賽事旨在進一步推動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023年“田家炳杯”教學技能大賽共設16個專業領域的賽項,16個賽項設一、二、三等獎共1487個,其中一等獎259個,二等獎501個,三等獎727個。各專業大賽分為參賽院校校級選拔賽、初賽和決賽三個階段,每所高校在各個領域選派的參賽人數不超過5人。本次大賽是三年疫情之后首次線下比賽,吸引了全國148所教育碩士培養單位5417名選手參加初賽,參賽人數創歷史新高,經過初賽評審,共有2495名參賽選手進入決賽環節,決賽人數占初賽參賽選手46.06%。在決賽環節,隨機分組決定選手分組和場次,現場抽取參賽組內序號,然后到備課室進行計時備課,最后進入比賽室進行模擬授課和現場答辯,競爭異常激烈。
學校對此項賽事高度重視,在組織上給予了強有力支持,在參賽經費上均給予了強有力的保障。學校根據賽事要求和專業特點,組織相關培養單位成立專業教學技能大賽校內選拔賽領導小組,分專業領域組織開展教學技能大賽校內選拔賽。通過參賽選手自愿報名和校內選拔,共遴選出75名參賽選手代表學校參加了14個專業領域的賽事。在學校和學院兩級的高度重視下,指導教師對參賽選手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指導,對比賽要求的教學設計、課件制作、說課等環節和內容進行了多次打磨,并進行多輪模擬授課試講。經過一路比拼和激烈角逐,共有44名參賽選手脫穎而出進入所有參加的14個領域的決賽,進入決賽的人數達到初賽人數的58.67%,與2023年該賽事各賽項的決賽選手占比相比高出12.61%。特別是在學科教學(思政)、學科教學(地理)、學科教學(化學)3個專業領域中,我校實現連續兩年選派出的5名參賽選手均全部進入決賽記錄。
此次大賽師生們的優異表現,充分展現了我校學子扎實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教學技能和綜合素質,是學校大力推進教育碩士研究生職業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成果體現,彰顯了我校教育碩士培養的高質量和高水平。
學校將進一步深化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改革,不斷提升教育碩士的教學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各類競賽的平臺作用,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進一步提升教育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我校學子在2023年全國“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中獲獎名單
序號 |
專業領域 |
學院 |
姓名 |
獲獎級別 |
指導老師 |
1 |
學科教學(化學) |
化學與材料學院 |
張智慧 |
一等獎 |
陳思靜、朱汝葵、黃珊 |
2 |
學前教育 |
教育科學學院 |
鐘曉琳 |
一等獎 |
李香玲、劉青青 |
3 |
職業技術教育 |
職業技術師范學院 |
李妍 |
一等獎 |
唐錫海、鄧朝霞 |
4 |
學科教學(歷史) |
法學與社會學院 |
譚春月 |
二等獎 |
陳小錦、劉方富、夏輝輝 |
5 |
學科教學(思政)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陳夢雨 |
二等獎 |
溫向莉、王立高、徐欣 |
6 |
學科教學(思政)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翟凱月 |
二等獎 |
溫向莉、王立高、徐欣 |
7 |
學科教學(化學) |
化學與材料學院 |
甘天昕 |
二等獎 |
朱汝葵、盛家榮、陳思靜 |
8 |
學科教學(化學) |
化學與材料學院 |
蘇詩婷 |
二等獎 |
朱汝葵、陳思靜、肖琦 |
9 |
學前教育 |
教育科學學院 |
符彩玲 |
二等獎 |
楊素萍、任志楠 |
10 |
學科教學(思政)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鄺依然 |
三等獎 |
溫向莉、王立高、徐欣 |
11 |
學科教學(英語) |
外國語學院 |
梁溶容 |
三等獎 |
蒙嵐 |
12 |
學科教學(英語) |
外國語學院 |
葉婷婷 |
三等獎 |
張曉鵬 |
13 |
學科教學(數學)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姜書琴 |
三等獎 |
韋宏、張桂芳 |
14 |
學科教學(數學)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王正陽 |
三等獎 |
陳蔚凝、李碧榮 |
15 |
學科教學(物理) |
物理與電子學院 |
吳國棟 |
三等獎 |
唐平英、李正良 |
16 |
學科教學(化學) |
化學與材料學院 |
冉霞 |
三等獎 |
陳思靜、朱汝葵、黃燕敏 |
17 |
學科教學(地理) |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
賴興昱 |
三等獎 |
張勝前、蘇靜靜 |
18 |
學科教學(地理) |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
李敏琦 |
三等獎 |
廖偉業、梁浩原、李品儀 |
19 |
學科教學(地理) |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
呂燦 |
三等獎 |
梁浩原、廖偉業、張勝前 |
20 |
學科教學(地理) |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
熊雨秋 |
三等獎 |
廖偉業、陳蕓先、張勝前 |
21 |
學科教學(生物) |
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 |
黃雪珍 |
三等獎 |
何英姿、龐毅 |
22 |
學科教學(生物) |
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 |
楊丹 |
三等獎 |
何英姿、龐毅 |
23 |
小學教育 |
初等教育學院 |
林欣欣 |
三等獎 |
梁春蓮、羅聿言 |
24 |
小學教育 |
初等教育學院 |
劉敏怡 |
三等獎 |
梁宇、周俊伽、梁曉紅 |
25 |
學前教育 |
教育科學學院 |
姚珍梅 |
三等獎 |
麥融冰、張艷敏 |
26 |
職業技術教育 |
職業技術師范學院 |
朱世方 |
三等獎 |
王忠昌、鄧朝霞 |
27 |
學科教學(語文) |
文學院 |
梁曉晴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莫山洪 |
28 |
學科教學(語文) |
文學院 |
邱容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曠曉霞 |
29 |
學科教學(歷史) |
法學與社會學院 |
賴薇羽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陳小錦、夏輝輝、楊東東 |
30 |
學科教學(思政)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蔡章秀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王立高、溫向莉、徐欣 |
31 |
學科教學(思政)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張樹群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溫向莉、王立高、徐欣 |
32 |
學科教學(英語) |
外國語學院 |
阮曉玲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李桂明 |
33 |
學科教學(數學)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劉心怡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李碧榮、陳蔚凝 |
34 |
學科教學(數學)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蘇文杰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李碧榮、張桂芳 |
35 |
學科教學(物理) |
物理與電子學院 |
孔德敏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曾立、李正良 |
36 |
學科教學(化學) |
化學與材料學院 |
郭曉婷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朱汝葵、陳思靜、楊晶 |
37 |
學科教學(地理) |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
王泓力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陳蕓先、廖偉業、梁浩原 |
38 |
學科教學(生物) |
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 |
車茵茵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胡剛、張忠華 |
39 |
心理健康教育 |
教育科學學院 |
羅深秋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曾玲娟、梁紅 |
40 |
心理健康教育 |
教育科學學院 |
吳杰盈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黎玉蘭、容之博 |
41 |
現代教育技術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黃曉倩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林雯 |
42 |
職業技術教育 |
物流管理與工程學院 |
黃鈺苑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李文敬 |
43 |
職業技術教育 |
音樂與舞蹈學院 |
田燁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劉媛 |
44 |
職業技術教育 |
職業技術師范學院 |
張素素 |
優秀教學設計獎 |
鄭小軍、鄧朝霞 |
我校在2023年全國“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中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的教師名單
序號 |
姓名 |
學院 |
1 |
陳小錦 |
法學與社會學院 |
2 |
溫向莉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3 |
朱汝葵 |
化學與材料學院 |
4 |
陳思靜 |
化學與材料學院 |
5 |
李香玲 |
教育科學學院 |
6 |
楊素萍 |
教育科學學院 |
7 |
唐錫海 |
職業技術師范學院 |